-
2024-12-20 by admin/122
本文分析了屏蔽体电场情况下的偏置辅助电荷提取(BACE)方法,并引入了一种基于BACE的新表征方法,揭示了初始电流密度和电流衰减动力学取决于离子电导率,而离子电导率是离子密度和迁移率的乘积。通过阻抗谱独立测量离子密度,从BACE电导率获得离子迁移率。强调了低离子密度和高离子密度情况之间的重要差异,这揭示了体电场是否完全屏蔽。
了解更多>
-
2024-12-13 by admin/128
本文开发了一种具有增强性能的新型聚合物空穴转运体(Poly-DCPA)。与自组装单层(SAM)相比,它对TCO的粘附性显著提高。Poly-DCPA还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均匀性,使在环境条件下制造的叶片涂层PSCs能够实现24.9%的功率转换效率。此外,基于聚DCPA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85 ℃光浸泡超过900小时后仍保留了94%的初始效率。
了解更多>
-
2024-12-13 by admin/134
本文利用4-(氨基甲基)苯甲酸作为准二维钙钛矿的双锚连接剂,建立了一种高效的自下而上的交联策略。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准二维钙钛矿太阳能模块(PSMs)在9.66 cm²的孔口面积上,利用叶片涂层技术在常温常湿下达到了16.05%的最佳效率。同时, PSMs通过了VDE Prüfungs- und Zertifizierungsinstitut GmbH(VDE研究所)验证的1000小时的标准湿热和运行稳定性测试,退化可以忽略不计。
了解更多>
-
2024-12-13 by admin/119
本文展示了一个闭环工作流程,结合了有机半导体的高通量合成以创建大型数据集和贝叶斯优化,以发现具有定制特性的新型空穴传输材料,用于太阳能电池应用。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实现了高达26.2%(经认证为25.9%)的功率转换效率。
了解更多>
-
2024-12-13 by admin/108
本文设计了一系列分子可定制的簇作为中间层,可以同时增强与C60和钙钛矿的相互作用,目标倒置PVSCs无需额外的表面钝化,即可实现25.6%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值得注意的是,未封装的器件在光、热和偏压下都表现出出色的稳定性,在最大功率点(MPP)跟踪1500小时后,其初始PCE保持在98%,在85°C加热1000小时后保持93%。
了解更多>
-
2024-12-05 by admin/147
本文通过在基于钙钛矿光伏器件中,集成两种具有不同晶面(001)/(111)的薄膜,首次构建了面异质结,结合了钙钛矿的(001)和(111)面取向的优势,实现了蒸发法制备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效率(24.92%)和高运行稳定性(2000小时)。在最大功率输出下运行2000小时后,目标器件的初始性能保持了91.7%,显著提高了其运行稳定性。
了解更多>
-
2024-12-05 by admin/114
本文开发了一种表面重构方法,通过纳米抛光去除缺陷丰富的晶体表面,然后钝化新暴露的高结晶度表面。通过1.67 eV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不透明和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认证效率分别为23.67%和21.70%。此外,实现了四端钙钛矿/硅串联叠层太阳能电池,在1cm2的孔径面积上认证效率为33.10%。
了解更多>
-
2024-12-03 by admin/163
天地苍茫,情暖人间,不觉间2024年已近尾声,11月30日-12月1日,为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集团各公司、各职能部门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团队协作效率,弘扬集团职能部门员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中茂科技控股集团组织开展以“凝心筑梦,勇攀高峰”为主题的团建活动,前往商洛市山阳县秦岭天竺山、漫川古镇进行户外拓展活动。
了解更多>
-
2024-11-29 by admin/130
本文采用对甲苯磺酰肼(PTSH)的配体进化(LE)策略来调节无机窄带隙(NBG)钙钛矿中的薄膜形成并消除深层陷阱,从而成功开发2T IPTSCs。因此,1.31CsPb0.4Sn0.6I3:LE器件提供了17.41%的创纪录效率。与1.92 eV的CsPbI2Br顶电池结合,2T IPTSCs表现出22.57%的冠军效率(认证21.92%)。此外,IPTSCs 在最大功率点(MPP)跟踪下具有卓越的耐久性,分别在65℃下1510小时和85℃下800小时保持80%的初始效率。
了解更多>
-
2024-11-29 by admin/133
本文采用直接芳基化缩聚法合成了三种三苯胺-乙二氧噻吩交替共聚物。这些取代基的变化和组合导致了分子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薄膜形态的差异。与仅使用一种取代基的参考聚合物相比,不同取代基的协同使用使聚合物半导体复合膜具有更光滑的形貌和更高的导电性。利用这种独特的p型聚合物半导体,制造了平均功率转换效率为25.4%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且这些电池在85℃的热储存和45℃的操作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了解更多>
-
2024-11-22 by admin/128
本文开发了一种用于场效应和化学钝化的脒基配体库,脒基配体的N-H键因共振效应而增强,能够有效抵抗脱质子化,从而显著提升钙钛矿表面钝化层的热稳定性。这种策略导致配体去质子化平衡常数降低 10 倍以上,在85°C空气照射下老化后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维持率提高了2倍。通过实施这种方法,实现了倒置PSCs的认证准稳态PCE26.3%;并在85°C空气环境下连续运行1100小时后,PCE保持率≥90%,性能稳定。
了解更多>
-
2024-11-20 by admin/157
中茂绿能科技(西安)有限公司2025届校园招聘
其他福利:岗位工资、津补贴(餐补、工龄津贴)、五险一金、绩效奖金、晋升/竞聘机制、健康体检、学习福利、节日福利、团队建设、出国旅游等、婚丧假、产假、病假等各种假期。
丰厚的薪资、津补贴、绩效奖金
晋升/竞聘机制、健康体检、节日福利
婚丧假、产假等假期,良好的公司环境与团队氛围
了解更多>
-
2024-11-19 by admin/13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由二甲亚砜和乙腈组成的绿色溶剂体系,可有效地溶解铯和溴盐,并添加乙醇以防止前驱体降解并延长溶液处理窗口。所采用刮涂法所制备的宽带隙太阳能电池获得了功率转换效率分别为19.6% (1.78 eV)和21.5% (1.68 eV)。同时,面积为20.25 cm2的全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组件功率转换效率为23.8%。
了解更多>
-
2024-11-15 by admin/133
采用一种有机脒盐类钝化剂,可以在微观水平上提供均匀的横向能量景观,大大提高PSCs和组件的性能。小面积器件(0.1 cm2)和太阳能组件(27.2 cm2)分别实现了25.5%和22.5%的冠军PCE(有效面积PCE为23.4%,经认证),且PSC在70°C下保持90%的效率约6000小时的较高稳定性。
了解更多>
-
2024-11-15 by admin/133
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定制的含离子漂移-扩散模拟器,全面研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电流密度-电压(J-V)磁滞特征与关键设备问题之间关系的方法,并推导出设备退化的根本原因,为解决和优化PSCs的操作稳定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了解更多>
-
2024-11-15 by admin/139
核心亮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硫系(Sn(S0.92 Se0.08 ) 2)电子传递层,解决非铅钙钛矿(锡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级不匹配导致的低VOC问题,实现非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CE 高达11.78% 和 高VOC (0.73 V),且器件实现在1632 h后仍保留其初始效率的95%以上的较高稳定性。
了解更多>
-
2024-11-14 by admin/125
本文开发了一种通用策略,将甲脒(FA)阳离子加入大尺寸有机钝化剂中,以实现具有均匀形貌的相纯n值2D钙钛矿盖层。基于这种无抗溶剂沉积策略,在0.14 cm2的小尺寸器件、1.04 cm2的大尺寸器件和13.44 cm2的微型模块上,冠军有源面积效率分别达到25.61%、24.62%和23.60%
了解更多>